中秋節吃月餅,就像端午節吃粽子,元宵節吃湯圓一樣,是中國的傳統民俗。古往今來,人們一直把月餅視為吉祥和團圓的象征。中秋節,明月當空,一家人聚在一起,賞月吃餅,無話不談,享受天倫之樂。月餅,又稱胡餅、宮餅、小餅、月餅、團圓餅等。,是古代中秋節祭拜月神的供品,一路流傳下來,形成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。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。據史料記載,早在殷周時期,就有一種“太史餅”,以紀念中國月餅的“始祖”太史文忠。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,引進了芝麻和核桃,為月餅的制作增加了輔料。這時出現了一種以核桃仁為餡的圓餅,取名“胡餅”。到了唐代,民間有了面包師從事生產,都長安開始出現糕點店。據說有一次中秋節晚上,唐玄宗和楊貴妃在賞月吃胡餅的時候,唐玄宗覺得胡餅不是個好聽的名字。楊貴妃仰望明月,心潮澎湃,便隨手制作了“月餅”。從此,“月餅”這個名字就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。北宋皇室中秋節喜歡吃一種“宮餅”,民間俗稱“小餅”、“月團”。蘇東坡有詩說,“小餅如嚼月,酥而悅人。”到了明代,中秋節吃月餅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。當時,別出心裁的面包師將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印在月餅上,作為食品藝術插畫,使月餅成為中秋節的必備食品,更受民間歡迎。明代田汝澄《西湖游記》說:“八月十五是中秋節,人們互送月餅,歡聚一堂。”到了清代,月餅的制作技術大大提高,品種也在不斷增加。為月亮準備的月餅隨處可見。清代詩人袁敬蘭有一長詩《詠月餅》,詩中有“食于廚,會捉霜,釜蒸。搓細面塵,潤胭脂痕。“齊親食遺,節無容……兒坐一處,杯盤散”等字樣。,從月餅的制作,親朋好友之間互贈月餅,到舉辦家宴賞月,都有充分的描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