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和浩特市特產甜品直銷
濃巧克力蛋糕:準備500克左右的黃油,加上400克左右的砂糖,用打蛋器打,當它呈現白色并微微發起的時候,再加上500克面粉和200克左右的可可粉,還要加上2~3個雞蛋,調成面糊。把調好的面糊倒進墊好油紙的模子里,烤制備用(具體要求同上)。準備好500克黑巧克力和100克純鮮牛奶(牛奶要事先用微波爐加熱),攪成巧克力醬,均勻地攤在蛋糕上,抹平后冷卻,你會驚喜地發現蛋糕表面結了厚厚的巧克力硬殼,看起來十分誘人。
雙色果凍準備材料:農夫果園果汁一瓶(450ml,我用的芒果菠蘿口味的)、鮮牛奶250ml、魚膠粉25克、杏仁粉一匙;鮮牛奶與杏仁粉混合,攪拌至無顆粒干粉,再與15克魚膠粉混合均勻;農夫果園果汁與10克魚膠粉混合,攪拌均勻;將混合好的果汁用小鍋加熱到沸騰,稍冷卻后,倒入模具,倒至模具的2/3處即可;待果汁液徹底冷卻后(大概要一小時),將牛奶混合液加熱到沸騰,稍冷卻后,輕輕的用勺子舀入模具至滿;全部冷卻后,入冰箱冷藏4小時以上,待凝固后即可脫模食用。
當時富裕的老百姓們花在吃的時間比工作的時間多上好幾倍,往往三、四個人的餐會,十幾二十道菜,多得吃不完,吃到之后,賓客都僅意思意思地動動刀叉,淺嘗即止;宴會結束后,一整個下午,只聽見打飽嗝的聲音此起彼落,這個「下午打嗝」的社會現象維持了整整半個世紀,直到引起社會清流人士如此的蜚短流長方才告一段落:「連「虛無」也難逃物質化,并因過度膨脹而遭到倒塌的命運。」。事實上不是派,而是海綿蛋糕(松糕):名稱由來據說是在1855年,一份紐約報紙印了一份名為puddingpiecake(布丁派蛋糕)的食譜,這份食譜并沒有包含現今波士頓派特有的巧克力糖漿,然后在1856年一位名為Harvey D.Parker的人在波士頓開設了一家ParkerHouse餐館,菜單上有一道含有巧克力糖漿的布丁派蛋糕,據說這就是人們今天所知道的波士頓派。中世紀的誕生--舒芙里(Souffle)-(法國):為什么人們會發明這道讓人吃完后,反而感覺好像什么都沒吃的舒芙里;這和當時貪婪無饜、欲求永不滿的社會風氣息息相關。蓬松的口感--戚風蛋糕(ChiffonCake)-(美國):蛋糕一般有海綿蛋糕/Sponge和戚風蛋糕/ChiffonCake.Chiffon實指一種布料,類似絲t綢,但是沒有像絲綢般難保養,這就是喬其紗。因這款蛋糕的口感和組織特別柔軟,綿滑,所以就叫做ChiffonCake.海綿蛋糕完全靠打發蛋(全蛋或是分蛋)來形成蛋糕組織里的孔隙,典型的海綿蛋糕里只有蛋、面粉、糖。口感比較結實、綿密,吃的時候容易覺得噎喉嚨(和戚風相較來說)。
呼和浩特市特產甜品直銷
十二世紀拉姆斯三世墳墓的壁畫上,已繪有圓形、三角形、花或動物形狀的焙制點心,到了公元前七~八世紀,希臘產生了都市型地方,也產生用稱為多理昂的無花果葉包裹后蒸熟的葡萄干點心,此被認為是現今葡萄干布丁的起源,此外,也有使用蜂蜜的點心、使用油菜的糕餅或油炸的點心,更甚或是生日蛋糕、結婚蛋糕,實在是多的不勝枚舉。
紅豆沙做法:先在鍋中放4杯水,和紅豆一起用中火煮,煮沸后再加1/2杯水繼續煮,等它二次沸騰后,撈出放在竹簍上瀝干。2.將紅豆再倒回鍋中,將干凈紗布蓋在紅豆上一起以小火紅豆煮爛,期間水煮干時必須加水繼續將紅豆煮軟為止。煮軟后,放入篩網上以木杓一面壓碎一面過濾。把過濾的紅豆放入布袋中,再加一點水,用力擰干。鍋中放1/4杯水,砂糖及沙律油一起煮,等糖完全溶解后,加(4)的1/3量,以小火慢慢煮。過一段時間后,再加(4)的1/3量,并改用小火煮。把剩余的1/3量全部入鍋中,用木杓不停攪拌一面煮。煮好的豆沙分成雞蛋一般大的小團,放在容器中,使之冷卻即成。
廣式核桃酥做法:把碳酸氫鈉、碳酸氫銨、白砂糖、糖漿、鮮蛋擦勻使溶解。加入油料、核桃仁混和,然后投入面粉拌勻。不要搓揉以免起筋滲油。2.分成200塊,搓成扁圓形,放進餅盤。在每個餅坯中央壓出一小圓凹,刷上蛋漿,粘上欖仁,再刷蛋漿。控制爐溫約150℃,烘烤至金黃色,餅面呈裂紋狀。成型:把餅坯放入碟形模內,把蛋漿舀入。烘烤:送入爐內烘焙約13分鐘即熟。花色品種:將酥皮制成不同形狀,如淺盤形、斗形、碗形、淺筒形等,然后盛入不同餡料烘焙成各種方便食品。酥皮中還可添加奶油、人造白脫作油酥料。
呼和浩特市特產甜品直銷